正确云首页
2025高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赵书远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学校首页】

  • 中文名

    赵书远

    国籍

    中国

  • 民族

    性别

  • 出生地

    未知

    籍贯

    未知

  • 出生日期

    1963

    信仰

    共产主义

  • 学习经历

    未知

  • 主要职务

    校长

手机扫一扫

最新动态

年年都是新起点 年年都有新举措 年年实现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0/10/29 450次查看

——阆中市2010年高三教育工作会议的发言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赵书远

各位领导、各位高考战友们,大家上午好!

2010年的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在这里,我代表一个务实创新的战斗团队作高考备考工作的得失交流,供大家参考:

一、2010年高考的得失

(一)五点成绩

1.上线总数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是阆中本科上线人数的主要贡献者和主要增长点。在通过多个批次录取到我校的正取高中生仅多出50人的情况下,我校本科上线人数仍占全市总数的一半;超教育局下达指标72人,较09年净增加58人,占全市增长总数的一半。本科上线率居南充市第二名。

2.文、理、艺体齐头并进,协调均衡发展。文科前11名、一本上线人数、本科上线人数、上线率均具突出优势,理科高分段、一本上线人数、本科上线人数、上线率继续领先,艺体本科上线人数、术科、文考双上线人数均居第一。

3.优生培育有所突破。全市中考前100名我们录取了其中的60人,但我校一本上线人数仍占全市总数近70%,文科2人进入南充前5名,4人进入南充前10名,是南充文科进入前10名最多的学校,理科全市前50名我校42人。

4.辐射吸引作用明显增强。①外流学生除1人比在阆中读书的学生分高外,其余均低于在本地就读的学生,追踪调查09年中考第1名去绵阳就读,今年高考仅547分,还有两名外流优生未上三本线。②中途回流的学生比往年多,仅阎晓勇同志一个文科班就收回流学生11名。③周边县城流入我校就读的应届生、复习生上线人数51人(去年47人)。这个数字可以肯定地说,超过我市在外地就读的上线人数总和。一些教师如09级的梅同俊、伏三晋、10级的张际玖、朱刚等同志在周边县的学生和家长中有良好的形象和声誉。

5.年轻教师队伍得到有效锻炼、培养和提高,像严纯平、王燕、曹兵等年轻同志脱颖而出,严纯平一个普通班考17人,超指标7人,曹兵与刚分娩的妻子、孩子呆了不到半天就赶往学校备考会现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阆中中学高2010级全体同志用时间、心智、汗水和科学的方法换来的,也是在全系统高度关注下,在打好生源保卫战的支持中取得的,对此,我对所有同志表示由衷的钦佩和感谢。

(二)两点遗憾

1.最具实力的尖子生如文科的周易、理科的陈豪考场失常,未发挥正常水平,他们都曾考进南充前3名,周易还通过了北大自主招生考试。

2.上一本总数较去年有所减少,但在全市的比重并未下降,中考优生被分割是主要原因,若对照入口成绩则一本上线人数是明降实升。

(三)三点缺陷

1.师德建设力度不够。教师有才无德,不能搞好高三工作,一味向钱看,也搞不好高三工作,邪门歪道更会葬送自己和学生的前途。

2.过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精细化程度不够。

3.考生的应试心理、应试能力包括优生家长的心理素质需加强指导、疏导和培养。

二、创新举措谋划2011级

1.强化年级管理

学校从本期开始实行分线牵头、分块负责的管理体制,责、权、利、荣誉捆绑,以强化年级管理责任,副校长包年级,中层干部包班、包科,班主任包目标,科任教师包人头,重心下移,关口前置。

2.实施目标责任

我们继续从机制上把年级升学目标、班级任务目标、学科升位目标、优生提升补差目标、踩线生增长目标、线下生管理目标层次分解,力求层层有任务,班班有目标,人人有压力并与学月津贴、绩效考核、高考奖励等利益杠杆挂钩考评。

3.强化备课组功能

由以前一个学科一个备课组,现细分为一个学科两段备课组,既发挥集体智慧,又科学备考,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类推进。

4.力求过程细化

坚持“一个中心”、“三个及时”,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过程监管指导的针对性。

5.突击学科增分点

暑假期间我们就组织了一批骨干教师研习了《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系统编制学科复习备考,系统计划,大多数学科还编撰了系统的校本复习练习资料,请参与高考阅卷的同志。介绍分校阅卷规律及其对复习迎考的启迪,调整学科课时配置,以修补短板、课内练习、同步测试、及时检测,及时巩固,及时修补。如前次南充教科所来校视导,交换意见中对王贵安同志牵头的数学科,蒲明强、杨启献牵头的理综、文综系统计划,对李斌、鲁加顺、何文龙牵头编制的校本资料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6.坚持双重激励

针对教师职业特点和绩效工资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充分理解老师们的心态并极力疏导,又不断调整改进学校激励体制,把大家的工作着力点引向学校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最需要修补的缺陷,还努力改善老师们的工作环境,力求增强教师责任感、荣辱感和危机意识。

三、关于2011年的目标

我们充分认同市文教局下达目标的导向性,并全力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但始终搞不清、看不明白指标分解的合理性,因为指标的确定遗弃了三年前凝聚着太多的智慧和情结的招生政策。一所优质生源被逐年分割减少的学校升学指标要逐年攀升的神奇能保持多久?再长的路也会有尽头。尽管如此,大局当先,务实创新、迎难而进的阆中中学人在新一年的备考中,一定会竭尽全力,一定会年年站在新起点,年年都有新举措,连年实现新突破!